第二季資訊同工交流會線上線下20多位同工合影

第二季資訊同工交流會》堂會空間改造與資訊科技升級 打造福音生活化多功能聚會

為因應不斷變化的聚會與行政需求,並優化資源運用,新安中心近期進行了大規模的空間改造與資訊科技升級,透過引進彈性化的場地設計與先進的資訊系統,提升了會堂運作效率,並提供更佳的軟硬體支援。「2025第二季資訊同工交流會」由南京東路禮拜堂新安中心主辦,於6月27日午後在該教會舉行,現場來自各教會機構的IT同工聚集,線上線下約20多人參加。

會中有新安中心導覽簡介、網路伺服器、網協的開發者Dev Day聚會分享及資訊安全計畫,並彼此交流中討論「M365進階版快不能用如何因應?」、「非營利組織NGO如何導入office」、「雲端應用,伺服器雲端化!」,並和與會者討論「個資保護的資訊安全計畫」。

「資訊同工交流會」是由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簡稱網協)於2018年3月,與中華福音神學院聯召開第一次資訊同工交流會,並制定每季聚會一次。

重新規劃新安中心 軟硬體多功能因應福音生活化

郭勇挺弟兄(右一)帶領與會者參訪。

委身於南京東路禮拜堂20多年的行政主任郭勇挺弟兄,代表教會帶領與會者參訪新安中心,並依序介紹主日禮拜堂會、各教會等規劃功能與用途。他表示,此次改造的一大重點是提升空間的彈性與視聽設備的效能,原先的辦公室空間被縮小,以保留更多區域作為小型教室或團契聚會的彈性使用空間。為此,教會採用了可移動式座椅與隔間板,使場地能夠隨時根據不同活動進行佈置,不像過去椅子帶腳的設計移動不易。

現場視訊由雅各弟兄帶著手機,透過鏡頭下讓線上同工,也能身歷其境一探究竟。
現場大家抬頭看硬體Wifi的裝置。

他分享到,視聽設備方面,教會導入了首台投影式大螢幕,雖然螢幕高寬比受限,但透過影像呈現時盡量保持三分之二以上的佔比來優化視覺效果。此外,輔助螢幕也從固定式改為可活動式,並採用HDMI方式直接從導播機傳輸,簡化了線路配置。

在最新的顯示技術選擇上,考量到舊有投影機維護成本高昂,教會引進了來自模組化LED螢幕。這款螢幕不僅對比度與清晰度大幅提升,且便於問題區域的替換與維修。為提升便利性,教會也廣泛採用了無線投影設備,這種一發二收的HDMI無線傳輸器設定簡便,只需插電數秒即可自動連線,大大減少了傳統拉線的麻煩,甚至可將導播機影像同步傳輸至遠端團契點。

照明系統也進行了升級,採用四段式可調光燈具,可依不同氛圍調整為白光或黃光。空調系統則導入了遠端控制功能。音響設備也改為可移動式喇叭,避免了過去固定式喇叭可能出現的高低音落差問題。

資訊架構全面優化 邁向雲端與雙活策略

林合昕(雅各)弟兄分享網路架構。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20250627-16-1030x687.png

雅各弟兄歡迎大家蒞臨,由AI製Q版圖呈現。

南京東路禮拜堂資訊同工林合昕(雅各)弟兄表示,在資訊科技方面,教會建立了一個專用的小型機房,整合了監視系統、電話系統、網路設備及伺服器等。為了確保系統的穩定性與安全性,網路環境進行了多重隔離,包括獨立的設備網路、同工WiFi、會友WiFi,甚至針對監視器設定了黑名單網站,以防範資安疑慮。

雅各說明,教會未來將導入Microsoft 365服務,主要用於檔案分享、行政管理和內部溝通。行政部門利用Teams頻道管理不同事工(如場地、設備、會計、人事及營運等),使所有相關內容能被記錄和追溯。Microsoft 365也支援視訊會議功能,包含會議記錄與摘要功能。此外,SharePoint作為內部網路平台,儲存了教會的規章辦法、牧師會議記錄、同工例會記錄、SOP及培訓影片等內部文件。教會還利用Power Apps開發了請假系統,方便同工在手機上申請與查詢假別,並支援弱勢家庭關懷系統的資料記錄。

他也談及「個資保護」的重要性,個資人人都有,如何保存與處理,取決於執行者的觀念及作為。個人資料管理制度建置非一勞永逸,而是需持續關注與檢討。他說明,個人資料管理非一人之責,需要相互支援配合,才是保全之策。政府頒布個資法也越來越嚴格,其中加重罰則,他舉例說明民事賠償約新台幣2千萬至2億元、刑事處罰為新台幣5萬元至100萬元,有期徒刑為3年以下至5年以下。

資料管理與未來挑戰 軟硬體與中央控制

網協秘書長王獻宗(左一)分享與回應。
把上一張照片製成Q版圖片,相當有趣。

網協秘書長王獻宗也在此回應,面對少子化趨勢下NPO(非營利組織)可能缺乏聘請專業IT人員的能力,將服務雲端化並朝向遠端管理是未來的趨勢。這將有助於減少硬體升級的負擔與夜間維護的壓力,讓操作界面更友善,降低對高度專業IT人員的依賴。

王獻宗分享說,在資料管理方面,教會認識到硬碟的生命週期約為5年,需定期更換與備份。對於福音中心的大量歷史照片、影片等檔案,面對其IT知識不足與人員流動頻繁的問題,教會建議將檔案集中儲存於雲端(如Google Drive)或建立私有雲概念,實現中央控管,以便於資料的查詢、備份與管理。儘管雲端儲存可能涉及長期成本,但可解決各地點各自為政、資料散佚的問題。

王秘書長指出,教會或機構同時也關注資料的安全與隱私,特別是涉及到個人資料時,應謹慎處理,並確保權限管理嚴格,僅將不具敏感性的資料上傳雲端。對於包含個人資訊的報名表等資料,若未經同意,應在活動結束後銷毀,並強調數據保留政策與同意書的重要性。

關於展望未來,王秘書長強調資訊架構規劃必須在建築新建或裝修初期就納入考量。特別是網路線的佈設,應優先於傳統電線,許多設備現在都支援POE(Power over Ethernet)供電,這意味著一條網路線就能同時供電與傳輸資料,大大簡化了佈線。

除此之外,同工在討論中,也發現儘管無線技術不斷進步(如WiFi 7),但對於直播或大檔案傳輸等需要高度穩定性的應用,有線網路仍是首選。水泥牆壁與人體等都可能造成無線訊號干擾,影響通訊品質而非僅是速度,這導致訊號不穩與頻繁斷線,因此在關鍵應用上,有線連接的穩定性無可取代。

此次的改造與升級,展現了教會在硬體、軟體與管理策略上的綜合考量,都需建立一個更高效、靈活且適應未來需求的智慧化聚會與行政環境。

秘書長王獻宗也在會中預告,「第三季資訊同工交流會」將在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舉行。

如果您也是神學院、教會和機構的資訊同工,歡迎您加入我們的行列,請透過Email:[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繫唷!

相關文章

第一季資訊同工交流會》同為資訊專才 成為教會機構安全守門員

信仰×科技同行》CCNDA Dev Day #2 啟動開發與實踐的可能

資訊同工交流會開始前,大家一起敬拜與禱告。
從辦公室與機房的設置,大家特別來看怎麼佈線與裝置。
由網協專案經理人陳年分享的CCNDA Dev Day #2 開發者招募小聚。
重新裝潢後的新安中心,一進入的大廳彷彿回家的感覺,上方的設計是以上帝的眼淚貫穿主堂及教室。
會堂中備有專業影音作業室,以及堂內有活動式隔板,可以在主日禮拜的其他時間更多元應用,像是福音外展、成人主日學的課程等。
教室與主日會堂的走廊上打造座椅、茶水間,讓弟兄姊妹、福音朋友得以休憩。
寬敞明亮的會堂,教會導入了首台投影式大螢幕,可移動拉開後即為浸水禮的小池。
最後結束前,線上線下與會同工合影。
合照以Q版呈現,相當可愛。雖然AI生成人數有誤及人物切到,但這已是多張中較為合情合理XD(by小編盡力了)

留言板


探索更多來自 社團法人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