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一季資訊同工交流會

第一季資訊同工交流會》同為資訊專才 成為教會機構安全守門員

2025第一季資訊同工交流會由台北林森南路禮拜堂主辦、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簡稱網協)協辦,於3月26日午後在該教會舉行,現場來自各教會機構的IT人才聚集,約10多人參加。會中,邀請林南資訊架構廠商翊顥科技的「資訊安全技術顧問」劉彥志Simon擔任講師。現場彼此共同分享各樣資源、AI時下等操作議題,如何在資訊科技中,成為教會事工增強的應用。

深知資訊安全的痛點 成為軟硬體的守門員

「資訊安全技術顧問」劉彥志
「資訊安全技術顧問」劉彥志Simon。

講師劉彥志Simon自我介紹表示,在資訊安全領域約有數十年間,目前經營公司,致力於資訊網路安全的系統整合。身為資訊人一定有過資訊備份、被盜等的痛,他深知這份資訊痛點,不惜投入更多的資訊安全的知識與專業。他曾任IBM資安工程師、業務主管。現為經營公司的老闆,網路系統架構師直接面對客戶,提供給予服務,其中就是林森南路禮拜堂。

透過他實戰經驗及林南的網路架構圖,他表示,WAN的部分會裝網路防火牆,並分成LAN123,有內網有線網路、監視器網路、無線網路,提供各區域有線網點、各區域IPCAM和DVR,以及各區域WIFI基地台,每個分成都一定要設定密碼,提升外網與內網的安全度。在這裡,他向與會者強調三次「密碼千萬不要設定一樣的!」曾經歷被盜之痛,就是因為想不會是自己,所以密碼都設定一樣,讓駭客不僅好猜,更能逐一破解。

他表示,除了密碼要不一樣,也不要太簡單,像是避免使用如「123456」、「password」,建議設置含有大寫字母、數字與特殊符號,例如「Sunshine!2025」。原因很簡單,他說,簡單的密碼你像得到,駭客也肯定會知道,大大增加被駭客攻擊的風險。再者,不要隨便點擊陌生的鏈接或附件。簡單來說,很多駭客會透過電子郵件、或短信發送看起來正當的鏈接與附件,實際上是用來竊取你的資料。因此,他建議,不認識的發件人或奇怪的鏈接都千萬不要點擊。這可能是釣魚攻擊,目的就是誘使你提供個人資料或安裝惡意軟體。

第三,保持你的設備鎖屏。當你離開電腦或手機時,別讓它隨意開著,這樣別人都可能隨意使用。每次離開都建議鎖屏,並使用密碼、指紋或是臉部辨識來保護設備。這樣可防止他人未經允許看到你的資料或帳戶。Simon表示,第四,定期更新你的軟體和應用程式。許多攻擊者會利用已知的安全漏洞來入侵系統,他建議保持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式的自動更新,讓它們安裝最新的安全補丁。主要是更新能修補漏洞,是自己不知道的安全網,並能保護你的個人設備不被攻擊。

第五,不定期備份重要資料。他強調,這點真的非常重要,但往往許多人都會漏掉,定期備份可以防止資料丟失或在遭遇勒索病毒攻擊時減少損失。然而,怎樣備份作法作為有效,他提出「3-2-1備份原則」這也是業界盛行且有效備份作法,至少製作三份備份,將備份分別存放在兩種不同儲存媒體,至少一份放在異地保存。舉例來說,備份重要客戶的資料庫時,原則一:至少要將資料備份檔案複製成三份;原則二:分開存放在兩種不同儲存媒體。一份硬碟,兩份在外接裝置(USB-HDD or TAPE)上;原則三:則是將資料存放在其他地點(異地存放)。

AI應用刻不容緩 提升事工效能事半功倍

網協副秘書長蒲正寧,同時也是身為華神資訊主任、林森南路禮拜堂長老。自去年起,推廣AI應用課程,蒲正寧透過「AI基礎認識」課程,觸及各地方的牧長傳道及同工,帶領大家了解生成式AI的原理與潛力,並能展開下一步「實用工具應用」掌握ChapGPT、Midjourney等工具在事工中的應用。

最後,「事工效能提升」運用AI優化講道準備、靈修材料與行政工作。目前已陸續有推出《AIx事奉:生成式人工智慧在教會的創新應用》與《解鎖人工智慧為教會帶來的新契機!》,今年將會有第三本書《AI時代教會的24堂必修課》,屆時與大家分享與推廣課程。

呼籲各教會機構 共同重視資訊專才

網協秘書長王獻宗
網路發展協會秘書長王獻宗

網協秘書長王獻宗分享到,資訊同工交流會舉行,對象為教會資訊同工,以及教會資訊應用有興趣的弟兄姊妹。而這些年來會在上班時間舉辦,就是期待每一間教會機構都能看重資訊事工,因為這就是公事,這樣一來大家時間能彈性規劃,下班時間回歸家庭與休息。王獻宗秘書長呼籲與會者加入參與主辦的行列,並於會中邀請各神學院、機構可以舉辦資訊同工交流會,在這大使命行列,相信網路、網絡及資訊是關鍵的一環。

王獻宗表示,今年協會也會舉辦網協資訊夥伴招募小聚,首次舉行已於3月16日圓滿結束,其主要是依序招攬各教會的資訊專才,分別是「技術開發」:需要程式開發人才參與教會共用系統建置;「使用者介面」:招募UI/UX設計師優化教會網站與應用程式體驗;「資料庫管理」:尋找資料架構專家協助建立跨教會數據標準;「網路支援」:邀請網路工程師支援各教會網路建置與維護。

王獻宗指出,後續交流與合作,分為三個部分:定期聚會-每季舉辦資訊同工交流會,持續分享最新技術與應用、經驗等;資源共享-建立線上平台交流各教會資訊解決方案;協作專案-鼓勵跨教會資訊團隊合作開發共用系統。期待每間教會機構都能透過一一次的交流會,共同重視資訊事工重要。

討論生成程式頁面的AI
大家彼此討論如何用AI、Gemini生成程式頁面的過程,相當新奇有趣。
討論生成程式頁面的AI_Q版
把上一張照片製成Q版圖片。

招聚資訊開發專才 盼能成為教會機構祝福

網協開發社群專案經理陳年,同時也是溫度日記App全端工程師。他分享到3月16日CCNDA Dev Day小聚的實際現況,就是期待基督徒所需的資訊服務,能由資訊開發專才一一落實。首次舉辦約有22位,會中有前後端工程師、雲端網管、產品營運及專案管理、行銷企劃、UI/UX設計、美術插畫、軟體測試、秘書、行政庶務、設計研究引導等。

網協開發社群專案經理陳年
網協開發社群專案經理陳年。

事工招募說明與分組有「教會新聞產生器」、「敬拜團詩歌管理系統」、「Common Voice 族語聖經錄音」、「代禱平台、代禱信箱&長照媒合平台」,透過各組討論下依序分工。他指出,而Dev的意思為Developers就是參與專案發展的人,盼望在這參與的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角色,並拿出自己專才給主使用,完成大使命。

如果您也是神學院、教會和機構的資訊同工,歡迎您加入我們的行列,請透過Email:[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繫唷!

相關文章

網協首次舉辦CCNDA Dev Day 吸引各資訊開發專才投入

第四季資訊同工交流會》再專業的IT人才 仍需要夥伴交流勝過無解難題

我們成功註冊 zh.church 網域了!

參觀林南主日場地
參觀林森南路禮拜堂主日場地,音控台及現場如何佈線。
參觀林南場地
參觀林森南路禮拜堂主日場地,音控台及現場如何佈線。
會後彼此討論
參觀林森南路禮拜堂主日場地,大家彼此討論直播時、或現場其他網路架構等問題。
會後合照
第一季資訊同工交流會,來自各教會機構,分別有林森南路禮拜堂、基督門徒訓練神學院、台灣正道福音神學院、南京東路禮拜堂、台北信友堂、景美浸信會、台北靈糧堂、客家宣教神學院、台北靈糧堂、中華福音神學院、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等資訊同工合影。
會後合照
合照Q版
合照以Q版呈現,相當可愛有趣。

留言板

0 回復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
Feel free to contribut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