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裡有教會》石牌信友堂承載歷史 扎根福音堅定使命

哪裡有教會(機構),那裡就是「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關心的所在。
當教會名錄大工程校對到「石牌信友堂」時,秘書長王獻宗(黑熊)分享說:「歲月的流逝讓我想起早起的夥伴!」最初會認識石牌信友堂,是因為蔡筱楓老師,她在網路事工上十分活躍,不僅是中華網魚協會的重要參與者,也是信望愛資源中-聖經工具(strong number)的總校閱。不僅如此,2014年協會的重要同工Emma也來自石牌信友堂,這也拉近協會與教會彼此間的距離,總會想起與他們在不同機構之間同心服事的點滴。
此外,記得2021年接任世界華福中心的總幹事,也是來自石牌信友堂的董家驊牧師,因著大小服事和聚會,總有機會彼此交流與分享,一同在禱告中記念關注「全球華人教會」的需要與趨勢。
小編查考各個資料與影音檔案時,被信友堂那深遠的歷史脈絡所觸動,從戰爭時期教會開拓的艱困到今日的發展,再到創堂首位長老韓偉在醫界、社會與教會中的福音影響力,這一一探究的過程中,更讓人對神心生敬畏,也對神所揀選之人的信心充滿敬佩。
回顧歷史信友堂的根 開枝散葉的今日

回顧歷史,是由美北長老會范約翰宣教師於18世紀前往中國宣教與佈道,1860年在上海黃埔建立「上海長老會第一會堂」,不久後移至「清心書院」主日崇拜,因此又稱「清心堂」。1919-1923年「清心堂」從校園內遷出,另建新堂。
1882年美北長老會建立上海「思婁堂」,1925年遷到虹口重建,1928年完工,改名為「鴻德堂」。1888年范約翰宣教師於上海虹口建立「閘北堂」。這期間建立約有三間教會,但戰爭後隨政府遷來台灣。
而來台建堂初期,借用濟南路長老教會聚會,名為「中華基督教長老會國語禮拜堂」,後與位於羅斯福路三段「聯誼英語長老會」海侔登牧師協議共資建堂,新制第一次長執同工會,並於1963年完成。為表示國語部和英語部會友互守誠信,名之為「信友堂」。
信友堂在羅斯福路新堂時期,依序成立許多的團契、查經小組等,並在各地方建堂擴展,像是信友堂內湖分堂、板新分堂、關渡自強分堂、竹圍分堂、東福信友堂等開枝散葉,在各地持續培育工人、差派牧者及宣教師。

信友堂首位長老 學術巨擘、教育領航及福音見證者-韓偉
有人稱他為韓院長、韓老師,在團契的許多時刻,是「韓長老」!韓偉長老畢生致力人才培育、醫學研究,並以基督信仰服務世代、服事群羊。
早年顛沛學醫路,戰亂中立志向學的韓偉長老,於1928年12月12日出生在江蘇一個虔誠愛主的基督徒家庭。其父韓宮使郡精通英文,曾任教職及民聲航運公司業務經理;其母范事客則慈祥勤刻,於抗戰期間艱辛撫養六名子女,並以基督的聖道教養他們。韓長老在家中排行第三,自幼成長於此信仰篤深的家庭,並在九歲時便受洗成為基督徒。受洗後不久,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韓長老隨即展開顛沛流離的苦難生活。
儘管早年歷經抗戰顛沛流離、生活貧困,他仍立志學醫。民國38年隨政府來台後,考入國防醫學院,並於1955年以優異成績畢業。隨後,他獲得公費保送赴美深造,於1960年榮獲賓州大學生理學博士學位。他兩度放棄在美國的優渥機會,毅然決然於1961年和1970年率妻兒返台服務,信守承諾。
主問:「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約21:15)在他生命當中,這金句至關重要,是激勵他與妻子堅定回台服事的呼召。在1969年當他收到中原理工學院(中原大學前身)來信邀請回台接任院長一職時,原以為不是神的呼召而婉辭。但同年的冬天某個主日,因下大雪而使講員不克來費城,由韓偉臨時上台分享信息,上帝透過韓偉自己上台證道之經文「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來向他表明旨意,韓偉驚覺自己內心驕傲與自信的光景,而妻子期敏也同時在主面前看到了自己內心深處所愛的驕傲,因此他們夫妻倆堅定回應主!當1970年上旬,再次收到中原大學的來信時,他們毫不猶豫地舉家再度遷台定居。
韓長老先後擔任中原理工學院及國立陽明醫學院院長,前後共計13年。他深感師資缺乏,積極赴美奔走,呼籲學者專家返國獻身教育,成功招募眾多人才,例如教育部品政務次長阮大年博士。在陽明醫學院創校期間,他親自參與校園建設、師資應聘,竭力確立「陽明精神」,並以身作則,如推行院內禁菸、全家下鄉參與醫療服務等。即便病倒住院,他仍心繫醫學教育與社會風氣,並抱病出席科技顧問會議提出建言,將最後13年完全奉獻給我國高等教育,成為一位令人尊敬的教育家。
除了教育,韓長老也積極投身教會事工,擔任中華基督教長老會信友堂長老,並關懷神學教育及基督教事工團體。他曾擔任中國信徒佈道會台灣分會董事會主席達十年,並為宇宙光雜誌出版社撰稿奉獻。值得一提的是,他對中華基督教路加傳道會的投入,號召基督徒醫生前往偏遠地區醫療服務,將福音傳給同胞,為社會帶來清流的見證。
韓長老與吳期敏女士結為連理,育有二子一女,家庭成為基督化榜樣。臥病期間,他絲毫不以性命為念,反而常勉勵親友「愛神、愛國、愛人」,強調基督徒的人生品質重於長短。奉獻一生的韓偉長老,以基督信仰照亮教育與服事之路,韓長老於1984年8月4日息勞歸主,享年56歲。他的一生秉持基督信仰愛神、愛家、愛人、愛國及愛工作的生命態度,將自己毫無保留地奉獻給神,也給了台灣人!(韓偉院長逝世三十週年紀念影片「源遠流長:因信仍舊說話」)
石牌信友堂持續增長 擴建與擴展領人歸主

韓偉奉獻一生的福音影響力,也深刻地鼓舞信友堂的弟兄姊妹!神將石牌地區拓殖的異象賜給台北信友堂的牧者、長執及弟兄姊妹,經過禱告與策劃,同心連絡與分工後。遂於張溟滄執事加成立石牌地區建堂事工小組,每週定期禱告,並積極找合適聚會的場地。因此,石牌信友堂於1983年成立,1984年3月的第一個主日,在立農街一段572號開始聚會。
同年7月由華神畢業生諸長樂夫婦擔任全職傳道,教會漸漸地增長茁壯,同一地點之公寓陸續增添房子,每次皆經歷神的供應。教會持續擴展社區的福音與宣教事工,來自台北信友堂的鼓勵,獨立出來成立財團法人,於是憑著信心於1998年7月正式成立並使用「財團法人台北市中華基督教長老會石牌信友堂」之名。
隨著人數持續增加,在原有會堂不敷使用狀況下,簽約買下可俯視關渡平原的寰宇經貿大8樓,作為石牌信友堂的新會堂,希望成為北投地區、社區及家庭的歸屬,領眾人作主門徒。經過一年多的公文作業、施工整建等,正是於2010年7月搬至新堂崇拜。搬至新堂後2年,又因人數增加8樓空間不夠使用,再租借5樓空間作為副堂及教室使用。
石牌信友堂使命宣言為「建立滿有生命、能力,影響世界的教會」,其主要核心為「建立與神話語的親密關係、建立與神的親密關係、建立與弟兄姊妹的親密關係、建立與世界的健康關係」(參使徒行傳二章42-47節)
走過疫情,歷經許多各樣艱難,教會仍持續拓展(開拓淡水信友堂),同時也在音樂事奉團隊、外展社區投入社區關顧、課程及區域性連結,以及外展宣教部,在跨文化長宣、各類短宣、在地外籍生事工及安提阿團契,持續傳遞福音與宣教事工。除此之外,也有門訓會友部,接待新朋友,在急難與貧窮救助上不遺餘力,培育工人所需要的培訓、裝備課程等規劃,幫助弟兄姊妹活出真理,完成大使命。
在這裡有教會,從名錄看見教會&機構,為主守護這地的愛!
關注石牌信友堂,為「她」禱告:
留言板
探索更多來自 社團法人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
發表評論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