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第八次理監事聯席會》導入AI增強服務開發、媒體推廣讓各地看見華語服務
「一年二次的理監事聯席會,彼此在討論看見今年度的服務開發、事工及目標,其中以網站改版、設備更新、AI應用講座及資訊同工交流會等,盼持續與教會在同一陣線服事。」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於4月13日週日午後,在台北林森南路禮拜堂召開「第四屆第八次理監事聯席會」。會中順利通過該協會114年度的工作報告與決算,同時也鼓勵理監事一同推廣協會,邀請身邊親友對網路有負擔的,可每月1000元以上定期定額支持協會,並再次預告下半年度會員大會將改選第五屆理監事。
華人基督徒資源 從這裡展開到各領域回應異象

理監事聯席會開始前,由理事長林于仕以禱告開始,並由秘書長王獻宗報告協會的年度報告、決算。在說明前,他再次傳遞協會異象與宗旨,他以詩篇十九篇4節表示,透過該經文深知道唯有透過網路可以連結「華人基督徒的資源」,透過網路帶出關係中最需要的「關懷、禱告、社群」,以及每一個福音需要的「華人基督徒的行動」,期許在這裡是一般商業網站所沒有的基督徒所需要的服務。
2024年度工作報告,王獻宗表示,這一年來的行政業務主要由他來執行,其他皆是兼職的合作夥伴,透過各樣的專才來擴張協會的事工與目標。因此行政業務的會議與記錄整理、製作會籍、財務管理、奉獻相關、行政雜物及設備更新,皆由他逐一負責完成。除此之外,網站維運(靈糧點數中心、資訊安全管理、資料審核、禮品整理與寄送、資料詩路和校對等事宜,包含有台灣聖經網、華人教會名錄、活動訊息布告、愛諾園等)、服務開發(紙本名錄發行、網站改版、小型交流聚會、網站服務改版、AI應用推廣與專題分享、出版AI相關書籍、以及重要會議合作、媒體報導等)及網路教學(與OC合作,支援網路硬體維護、檔案管理,設備規劃、協辦書籍講座等),皆同步進行。
2024工作報告與決算 鼓勵支持者加入每月定期奉獻行列


王秘書長談到,每一個環節都不容易,但也在其中與教會機構連結,看到哪裡有需要成為協會的負擔與使命,並以具體行動來回應協會之異象「連結與分享」。面對各事工的收支與決算,奉獻收入有3,380,291元,支出為3,220,884元,結餘為159,407元。同時也感謝每一位理監事的代禱與支持,但為了明年開發與事工能夠持續地進行,仍須有陌生開發的奉獻收入,並且穩定每月支持者,期待有上百間教會、千位弟兄姊妹小額支持。(*貼心附上定期定額之連結。)
期待在這快速變遷的世代中,透過網路連結與分享,祝福各地基督徒,使得基督的愛進到虛擬社群、使用AI的群體中,持續傳遞基督耶穌那份救贖之愛與恩典。

副秘書長蒲正寧長老談及今年的AI應用與課程講座,預計今年會出第三本新書《AI時代教會的24堂必修課》、4月26日將與啟示出版社有舉辦「線上新書分享會」,另外,四月份第二、第三週也在許昌街開課「AI x 事奉:生成式人工智慧在教會的創新應用」,來自各縣市的牧長、傳道、同工與會參加,五月也將在古亭台北聖道堂每一晚間上課,六月份的7、14日則是前往南台灣高雄靈糧堂授課,會中也呼籲代禱並奉獻支持。(關注網協社群平台之追蹤最新消息)
導入AI的開發 前後依序測試盼祝福更多華語群體

會中,由各專案負責同工上台分享,今年起擔任協會專案經理的陳年,同時也是溫度日記App創辦人全端工程師,談及今年負責CCNDA DevDay及服務開發中的目標與應用。他表示,CCNDA DevDay的期待就是「信仰應用開發-推動開發基督信仰相關應用;發掘人才-與技術人才連結;交流-建立開發者社群」,在這過程中相當不容易,但也看見許多專業專才投入,其實非常興奮。邀請他們「啟發演講」,此次活動邀請「聖經種子」創辦人來談開發過程的經驗談;再者就是「事工分享」,發起人可分享他們的專案,並看見這其中心路歷程的各樣啟發,最後「加入團隊」,不僅可分工也能投入開發,腦力激盪也能激發大家的靈感。
談及「台灣聖經網SSO」,第一,可增加台灣聖經網會員數,期許能強化影響力;第二,建立CCNDA生態系,導入聖經網登入即可獲得協會推廣;第三,增加通訊錄,以利於未來每一次奉獻推廣的機會。他也依序在網站盤點中,讓網站遷移過程不漏掉,分別是福音服務、協會官網、台灣聖經網、愛諾園、華人教會名錄及活動佈告網等,並在其中導入新工具「SES電子報發信」解決擋信問題、「自管短網址」提供協會使用,也能行銷追蹤。

他表示,開發進度也逐一確認、開會、聚焦再分工,其中有UX規劃、UI製作與切版、後段API開發、前端串接、測試後上線等。當然,這一年導入AI開發勢在必行,因此協會首先一定要先開展,在這架構優化裡,利於版面更新、路由與功能對應明確、模組化設計、前後端解密、統一開發模式、結構清晰與檔案易找,以及版面與邏輯分離。上述透過導入AI架構,技術穩定、支援廣泛、部署快速。當然AI開發也有挑戰,就是上傳耗時、多檔案的消耗等,但後續皆會依序驗證,讓前後測試與實用性達到協會,更多未來祝福教會的機會與便利性。
從社群媒體推廣協會 文字力產生連結力傳遞主愛
「我告訴自己,協會哪裡有需要,盡快跟上腳步回應需要!」媒體推廣同工劉以琳說,自去年5月加入協會,腦筋從未停歇過,將從六大方向來傳遞與推廣。分別有小編的協會日常人蔘、早安上帝系列及Line@群發、用文字力重拾原來這裡有教會系列、創意發文傳遞協會異象與資源服務、推閱讀文化每週三不斷更、新聞在哪裡,從新聞中心開始。

她以「小編的協會日常人蔘」就是把每日的忙碌與喜樂,透過「限時動態」與網協好朋友互動,讓互動成為習慣,也常在其中呼籲夥伴、教會機構、牧長領袖同工為協會守望禱告。因此每日早8時有早安上帝系列、每月1-2篇原來這裡有教會系列、每週三推閱讀日與出版社合作舉辦線上贈書活動、每週五介紹協會服務及應用、每月新聞中心有人物專訪、教會機構名錄報導,並鼓勵所有網協好朋友成為每月定期支持者。
劉以琳指出,為此平均每天1-4則,多時10則以上的限時動態發文,不論是去哪裡,或每週固定排程,長期傳遞協會之異象與目標,並在訊息中與教會機構、牧長互動,增加溫暖與曝光率,累積了約有660-1000則以上的發文。不僅如此,LINE仍然是近期使用最大戶,因此去年開始投入預算,每個月支出800元,約有3000則可以群發,預計一個月發3次,讓大家可以在其中看到協會的大小事,目前好友數為1289人,開封數可達204人、點擊數則為43人。(*可從每個月工作報告中看見我們各平台的完整數據哦!)

「我深信文字力與故事力,能夠與人產生連結力!」劉以琳說,自去年2024年校對機構名錄與電話互動中發掘故事,也想起2013年協會「原來這裡有教會」活動是很好的重溫與拾起的點,透過逐一寫下的教會歷史與見證故事,並再以平易近人的文字、充滿故事的照片,以及文青直觀的排版,吸引人的好奇之心點擊閱讀,進而看見各個教會的故事,產生了連結與共鳴,並重視教會機構名錄的重要性與關聯性。當然,從後台可知,協會追蹤的粉絲分布在世界各地,近一月瀏覽人次約為47,975人、觸及有13,027、內容互動約為1,937人。
「主動出擊,帶出真實地連結與分享!」劉以琳說,走到哪裡,舉凡有教會就拍到那裡,也即時回報隨時更新教會機構名錄之照片。或者是前往各教會機構、各宣教士、各領袖來傳遞協會之異象,提供華語各世界資源如何應用。不僅如此,今年也發想基督教新聞的豐富性,因此從人物專訪開始,來專訪各教會機構的核心人物,或實際走訪教會福音活動,會後專訪宣教士、與牧者建立關係,一步步落實「協會異象」藍圖,也期許團隊彼此間各司其職,傳遞主愛。

台灣聖經網介面設計 盼能貼近大家的信仰生活
台灣聖經網改版介面設計師王涵萱分享,這當中的進度,會透過 API得以讓所有事工網站都能以「台灣聖經網帳號」登入,並統一會員系統。在功能部分,會製作獨立登入頁面,像是實作登入頁面上的註冊、重設密碼,以及可連回舊站。效益上,讓所有開發中的專案(協會與個人)都能採台灣聖經網登入。在與團隊討論的過程,改版的目的主要目標就是提升使用者體驗,便於搜尋、閱讀與分享,並強化視覺風格,協會的品牌辨識度。因此,我們的方向是靈修讀經知識庫、社群與分享,以及手機裝置導向的介面設計,期待效果為能直覺上手好使用、現代化貼近基督徒社群的視覺設計,並且是跨裝置最佳體驗。
王涵萱表示,接下來頁面設計,也會有淺色與深色模式,色彩以溫暖、平靜、信任感的「藍、灰、紅」做設計。期待透過新穎的設計讓字體呈現清晰易讀、兼顧中英文呈現,讓使用者進入到網站視覺感簡潔帶有敬虔氛圍,拉近生活、讀經與分享的緊密關係,期待以基督徒社群為主的「台灣聖經網」視覺上更舒服、使用上直覺與方便,讓彼此關係、線上使用工具貼近大家的信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