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聖經網4.0改版風格調查報告

台灣聖經網4.0 改版風格調查報告

「台灣聖經網」將開啟4.0版本的全面升級計畫,去年透過問卷調查,了解第一線使用者的感受與需求。以「社群」為基底來開發設計,呈現各社群平台以外的基督徒社群,並以靈修讀經為導向等介面。因此今年與美編設計師,每週來回進行商討,歷經三到四個月約有數十次。

改版的風格主題有三個,分別是「恩典之手」、「信望愛的光芒」及「十字架的家」,近期針對網站設計改版的討論與提案,線上聚集了許多想法與建議,收集超過百人的回函,從回函中感受到大家對信仰、設計美感,以及使用者體驗的重視。

「信望愛的光芒」優選 色調再作調整

台灣聖經網改版數據調查

調查結果下來,約有54.7%選擇主題「信望愛的光芒」、25.5%選擇「十字架的家」、19.7%選擇「恩典之手」。綜合大家對於頁面的想法,許多參與者提出對設計風格,盡量避免異端的視覺呈現,並建議風格可結合溫暖與專業,類似Tiffany藍、湖水綠這樣的配色,貼近社群大眾的喜愛。

此外,有神學教育背景的網友特別點出,網站應以傳遞「信、望、愛」聖經真理為原則,因此偏好提案二「信望愛的光芒」,但希望可採用提案一「恩典之手」的配色,更覺得結合簡潔明快的版面,達到視覺與理念的平衡。 

使用者體驗 重視字體、元素及主題設計

從使用者體驗角度,及功能建議,針對文字與圖像部分,有提到增加容易閱讀的 Web font 字體。另外,也有提出增加可愛、療癒、舒壓等創意元素(例如:小熊、鈴鐺等配件),為網站增添獨特性、專屬台灣聖經網社群得特色,且避免過於商業化,或讓人以為是詐騙網站的樣式。 

除此之外,多位回饋者點出,提案二「信望愛的光芒」屬於簡潔風格、區塊圖片化設計,適合現代使用者的瀏覽習慣。而提案三「十字架的家」色系和主題形式,則有進一步發展的潛力,也有網友、會建議結合提案二與三設計與色系。

從命名風格的主題,有網友擔心「信望愛信仰」等其他相關單位網站混淆,其建議將「恩典之手」的名稱與圖片結合,突顯獨特性。對設計的期待,其中有網友指出,可跳脫「台式小家碧玉」的框架,展現全球國際視野,展現基督信仰的卓越及生命價值,盼能傳遞信仰內涵,觸及全球的社群網站。

最後,許多網友一一表達對網路發展協會,對於台灣聖經網的改版來回討論,表達「辛苦了!設計的很棒,謝謝您長久以來的用心與努力!」盼此次改版,吸引更多人認識主,在群體中認識信仰價值,進而在華語圈帶來祝福。

台灣聖經網改版主題「恩典之手」
台灣聖經網改版主題提案二「信望愛的光芒」
台灣聖經網改版主題提案三「十字架的家」
澎湖東北海二級離島鳥嶼村之美

原來這裡有教會!》帳棚使命團 織搭宣教步履進入偏鄉山區服事

帳棚使命團 織搭宣教步履進入偏鄉山區服事

哪裡有教會(機構),那裡就是「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關心的所在。

11月份,夥伴帳棚使命團創團執行長「黃多加傳道師按牧感恩禮拜」,因此我們能夠有機會實際走訪祝福她,這也是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記錄「教會機構名錄」重要的一環。透過文字記錄、實際走訪教會及祝福夥伴機構,寫下我們與教會、與機構互動的美好歷程。

說起與帳棚使命團的相遇,是由贈送「22本教會機構名錄」開啟我們與夥伴「帳棚使命團」的連結,每一本教會機構名錄,透過黃多加牧師推廣與發送,前往山區、部落成為許多牧者的祝福。

帳棚使命團前往偏鄉服事

黃多加牧師曾分享「帳棚使命團」的開始與初衷,是緣起於汶川大地震發生於2008年5月12日,當時震央於中國四川省阿珼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鎮附近。她身為志工參與救災過程,許多傷亡怵目驚心之外,也看見許多大人孩子處處以帳棚為家。因此,深受啟發的她,從那一年開始帳棚使命團的宗旨為無牆教會,以行動傳福音,肩負使命隨走隨事奉傳遞耶穌的愛與救恩,移動的步履進入偏鄉服事,團隊來自有感動且願意同奔天路的人加入。

而在這之前,1996年澎湖東北海鳥嶼島發生船難,當地無教會人們驚慌無助,這事件也激發她,深知人們需要上帝,並開始她在鳥嶼島的服事,並與當地教會展開兒童主日學、英語教學等,並在其中建造教會,期盼讓上帝的名在海上傳揚開來。

帳棚使命團前往偏鄉服事

這些年黃多加牧師帶著「帳棚使命團」團隊上山下海,幾乎全台各地走透透,曾前往頭角教會拜訪、馬武督教會、由根山居-華光基金會、司馬庫斯部落、尖石鄉武漢部落、澎湖東北海二級離島鳥嶼村(又稱小威尼斯)等地,為的就是把物資(五穀雜糧麵包、貝果及手作清潔劑)帶進偏鄉與原民部落,更重要的是把「福音」傳進各個家庭。

那愛神的心、服事主肢體的行動「帳棚使命團」從未停歇過,若哪裡有需要,小編總在想「黃多加牧師」肯定奮不顧身前往。

在這裡有教會,從名錄看見教會&機構,為主守護這地的愛!

關注帳棚使命團,為「她」禱告:https://church.oursweb.net/church.php?pkey=835092

帳棚使命團前往偏鄉服事
帳棚使命團到各教會服事
第四季資訊同工交流會

第四季資訊同工交流會》再專業的IT人才 仍需要夥伴交流勝過無解難題

第四季資訊同工交流會_台北信友堂何烈館

第四季資訊同工交流會由台北信友堂主辦、網路發展協會協辦,於11月25日午後在台北信友堂何烈館舉行,線上、實體來自各教會機構的IT人才同工聚集,約10多人參加。

面對教會各樣軟硬體的問題,彷彿IT同工一人當一個部門使用,面對台北信友堂近年來的搬遷,主任陳啟鳳接待大家,更談到教會大遷移的過程,每一個變動再再都考驗所有同工團隊,也才知道很多都是需要一一考量,不是那麼容易。因此,她說:「透過資訊同工交流會真的很重要,即使資訊同工有專業裝備,但有時遇到許多無解難題時,仍需要大家彼此拋磚引玉,分享經驗和資源,一起讓教會更好!」

第四季資訊同工交流會_台北信友堂陳啟鳳主任

重重難關即使卡關 仍想盡辦法破關

談及教會搬家和新建的資訊架構規劃經驗分享,台北信友堂資訊同工鄭德義表示,從固定辦公室改為行動辦公室,也就是把桌機改為筆電。這意味者座位無須固定,平日為辦公室,假日則變為公用教室。他舉教會何烈館、師大路、喬治6樓皆為行動辦公室,並且都用折疊桌椅,以利同工們移動。

不僅如此,桌機有線網路改為無線網路,行動辦公室只拉AP的網路線,即使中華電信有問題時,仍可抓收機熱點工作。倘若是需要有線網路,則事先畫好位置圖,座位即使移動,即可快速找到定點來擺放桌椅辦公。

第四季同工交流會_鄭德義弟兄

「看似裝備齊全的大樓,進去後卻發現一場空!」鄭德義說,霞雲樓無中華電信光纖佈線,因此需要花更多時間思考,建置機房、電力等問題。緊鑼密鼓的搬遷與籌劃,原本機房要到舊堂對面韓偉館地下室,但一般民宅電力不夠,需要將大樓的配電盤改大,但改大配電盤,主委說需要和所有住戶開會同意,這一等可能一年半載都沒結果。開會決定後,臨時改到喬治6樓,而機房暫時先放辦公室,好讓整體運作看似無不破綻的給教會、弟兄姊妹使用。

鄭德義表示,除此之外,市話全面改為雲端總機,優勢為不用購買和維護公司交換機,只需一套雲端總機即可整合各地辦公室。每個分機為DID專線,可保留和整合原市話代表號。公司共享全部月租費抵通話費等,當然無時差的行動辦公室,就是在家也可以接聽處理事情等,比較下來,相對雲端更省、更便利。

面對各樣問題 抽絲剝繭來處理

台北信友堂雅各弟兄談及機房代管,他說,協助主機與系統代管,其中有奉獻、出勤、財務管理系統等,需要第一時間協助同工進行系統優化、問題排除、備份及備援等。許多人以為IT資訊同工就是搞搞電腦,但實質上資訊同工的腦迴路,要比一般人更精確縝密,不然一個指令或執行錯誤,就會完全停擺無法運作。

第四季資訊同工交流會現場

他談及雙電源迴路,當增加電力遇到困難時,他也彷彿一秒要化成水電工,盤查所有電力增加時,須對內部電力配置進行審查,無熔絲電路全面更新,茶水間用途變更、冷氣線路重配。更挫折是當審查多次後,發現整體大樓電力根本不夠,最後還需自費牽獨立的線路進到機房,進行電力配置後,所有系統的盤查,以利教會週間小組活動、週末主日聚會及外展聚會時,毫無問題讓所有網路、奉獻系統安然運作。

另外,他談及南京堂遭入侵事件,就在11月1日同工發現官網異常緩慢,需要重新整理多次才能進入,他立即檢查發現管理員帳號無法登入,並馬上連繫其他兩位網站管理同仁,也無法登入。這時,緊急與主任聯繫懷疑被入侵疑慮,將主機NAT連線功能關閉,11月3日教會電腦進行全面掃毒。11月11日確認遭入侵,發現按5下Shift黏貼簿功能,已達更換管理員權限的cmd。雅各表示,這一連串事情,他很慶幸他在2018年將所有資料備份隔離出來,因為系統是相當舊的Server2003、cms xoop,所以入侵原因是php程式及系統等問題。雖已在五年前有警覺,官網也於2023年完成初版,但許多仍在改版中,所以今年發生此事,也讓教會團隊更警醒面對。

分享AI、ChatGPT好用工具等

第四季資訊同工交流會_昭珊弟兄分享好用工具

台北信友堂昭珊弟兄在會中,也一一分享到從影像、聲音轉成文字檔、寫程式等透過現在AI、ChatGPT下對指令,皆可成為好用的工具,同時也可以寫完程式後跳出表格、圖表以利統計,許多工具不勝枚舉,但如何使用,他說就是每天不斷使用這些工具,也會發掘這些工具巧妙之處。

第四季資訊同工交流會_休息時仍彼此分享討論

最後,在問題交流中,同工彼此把近期的狀況分享出來。網路發展協會秘書長王獻宗表示,不論像是台北信友堂搬遷或建堂等事宜,其實都是需要大家可以彼此關顧,透過資訊同工交流,可以把我們自己沒留意到問題與狀況,由第三人提醒或建議,成為更好的幫補。資訊同工已經非常少,未來肯定會更少,如何透過遠端監控、教會機構從舊軟硬體升級全新的設備都值得我們去思考,同時也預告明年的資訊同工交流會,鼓勵各教會機構可以踴躍認領。

第四季資訊同工交流會合影

第四季資訊同工交流會,來自各教會機構,分別有台北信友堂、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南京東路禮拜堂、主恩電腦/佩倫高科技、衛理神學研究院、台北靈糧堂、台灣正道福音神學院、景美浸信會、基督門徒訓練神學院及中華福音神學院等資訊同工。

如果您也是神學院、教會和機構的資訊同工,歡迎您加入我們的行列,請透過Email: info@ccnda.org 與我們聯繫唷!

紅磚瓦教會

原來這裡有教會!》紅磚瓦教會 馬武督部落族人信仰之所

那日,夥伴帳棚使命團創團執行長「黃多加傳道師按牧感恩禮拜」,因此我們能夠有機會實際走訪在地教會,這也是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記錄「教會機構名錄」重要的一環。透過文字記錄、實際走訪教會及祝福夥伴機構,寫下我們與教會、與機構互動的美好歷程。

紅磚瓦教會-馬武督教會

11月9日一早8點,我們一行人開車上山前往馬武督教會,小編心裡想著,雖是陰雨濛濛,但卻不減同工團隊的火熱雀躍之心,因為「哪裡有教會(機構),那裡就是我們關心的所在!」

每回多加傳道師分享在馬武督原住民部落服事的種種,都令小編深感不容易,但卻充滿感恩。今日有機會一睹當地風采,可以說是「真好,真美!」

馬武督教會

馬武都教會位於新竹縣關西鎮,在這大大的叢林之間,有著屹立不搖小小的紅色會堂,隱身在羅馬公路上的教會。曾聽黃多加牧師說:「這是一間紅色小而美的會堂,更是泰雅族馬武督部落族人的的信仰之所!」黃牧師也曾表達,當她越了解馬武督教會的歷史與拓展脈絡,她非常感動,而小編上網搜尋教會歷史,有感於不容易啊!因此,不僅與該教會牧者攸婭.弗奈依 牧師成為好朋友,更是在與神與人服事上的好同工、好夥伴及代禱者。

馬武督教會,按牧感恩禮拜

關於馬武督教會的歷史,主後1960年,由英國籍宣教師孫雅各牧師,來到馬武督部落(錦山里)傳福音、開拓佈道;一段日子下來,由於上帝的疼愛憐憫,感動了部落的人,主的福音漸漸的深入在人的心裡。

記載中,寫下主後1961年地方百姓開始接受福音,信主的人也越來越多,經過信徒們的迫切禱告與信心,決定要蓋一所禮拜堂。於主後1962年做好了磚瓦的教堂,禮拜堂使用多年後,每逢颱風、下大雨之際,受到影響的是老舊的屋梁。由於地勢不佳,恐怕會有危險;牧者與信徒們商議,在一段日子的禱告與關心,大家決定蓋一所禮拜堂,好讓上帝的兒女安靜沒有恐懼的來敬拜神。

紅磚瓦教會-馬武督教會

1988年信徒、長執、牧者同心的為著上帝的榮耀,福音的傳遍,共同的建造新的禮堂。隔年1989年3月22日獻堂至今,一切榮耀歸於上主。也感動了無數的僕人,因著他們愛主的心,使得主的福音能夠深入人心,使更多的人回到主前,敬拜祂、服事祂。

長老教會馬武督教會

在這裡有教會,從名錄看見教會&機構,為主守護這地的愛!

關注長老教會馬武督教會,為「她」禱告:

https://church.oursweb.net/church.php?pkey=813913

*參考:馬武督教會簡史:http://www.pct.org.tw/ChurchHistory.aspx?strOrgNo=C17063

馬武督教會看守教會的貓貓

馬武督教會看守教會的貓貓

2025-2026教會機構名錄

《2025-2026台澎金馬教會機構名錄》自由索取奉獻支持 因為愛教會把名錄精準做到好

《2025-2026台澎金馬教會機構名錄》即將出版!事隔2年能再次出版是恩典,也是校對團隊及同工的擺上。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簡稱「網協」)自5月起,進行大規模的校對事工,網協秘書長王獻宗表示,如今紙本排版的校對來到最後階段,預計在12月份正式出版,並寄送到各教會機構,以及登記索取的弟兄姊妹手上。

2025-2026台澎金馬教會機構名錄封面示意圖。

接手名錄那一刻 深知是負擔也是使命

「從朱三才牧師接手那一刻,深知道是負擔也是使命,憑信心開始!」王獻宗憶及接手這段過程,相當不容易。上次名錄一波三折是因Covid-19疫情,原訂出版的《2021-2022台澎金馬教會機構名錄》被迫暫緩,直至2022年5月重啟台灣教會機構資料校對,才有《2023-2024台澎金馬教會機構名錄》,許多投入的時間、人力及行政成本,可說是一筆極大的隱形支出。

走至今年,再次校對與出版,「我們憑信心名錄不販售,採取自由索取,邀請每一間教會、每一位弟兄姊妹奉獻支持!」王獻宗說,紙本名錄雖有製作成本,甚至印出紙本那一刻,資料就是舊資訊的開始,但仍有一群需要紙本的牧長領袖、傳道人,以及網路資訊不夠便捷的教會,仍有需要的存在價值。

王獻宗表示,教會近5千教會,線上教會機構名錄,仍需要教會、弟兄姊妹長時間的支持與校對,名錄異動之快速,需要時時進行更新,才能維持更準確的教會機構資料。因此,邀請透過奉獻支持,共同參與教會機構名錄的維護工作。

名錄製作成本 數算恩典精打細算

他指出,編輯排版、校對、印刷、郵寄費、廣告宣傳、行政成本等,今年加總為399,472元,約為40萬元,總共印製500本,每本成本為800元。除此之外,更重要是每個月常態資料的校對,每年將支出25萬進行校對,這其中不含網站運作和程式改善的維護經費。線上版的華人教會機構名錄,不只是收錄台灣,而是以華語服務為主,讓各地華人與華文使用者,能便利地找到當地的教會機構資訊,以利前線宣教、福音事工的祝福。

教會機構名錄索取方式

這是一份邀請,也是呼籲!邀請教會、機構及弟兄姊妹,共同支持名錄的校對工作。索取《2025-2026台澎金馬教會機構名錄》,歡迎奉獻支持網路發展協會「華人教會機構名錄校對事工」。

您可以親訪協會辦公室奉獻索取,或至協會網站的奉獻支持:

  1. 採線上奉獻(包含銀行轉帳、超商付款)):https://www.ccnda.org/devote/online/
  2. 每月定期定額,奉獻幫您記得:https://www.ccnda.org/monthcard
  3. 採實名奉獻,填寫正確的收據地址,並於備註欄註明「索取教會名錄、____本(數量)」
  4. 採劃撥單方式奉獻索取,下載劃撥單:https://www.ccnda.org/files/ccndapost2024.docx

本次教會名錄不另附光碟,名錄內有電子檔索取方式,以確保索取資料為最新內容。

華人教會機構名錄: https://church.oursweb.net/

2025-2026教會機構名錄

網協第四屆第四次會員大會》盼透過網路資源、AI實際應用講座成華人教會祝福

「一年一次的會員大會,大家再次彼此聚集熱烈討論,明年度的網站改版、AI應用講座等目標,盼成為教會機構的祝福。」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於11月10日週日午後,在台北林森南路禮拜堂召開「第四屆第四次會員大會」。會中順利通過該協會114年度計劃與預算,年度預算為400萬,同時也感恩112年度的報告&決算,並預告明年會員大會將改選第五屆理監事。

網路把主愛帶到地極 化分享為福音行動力

開始前,由理事長林于仕禱告拉開會員大會序幕。協會的年度計畫、決算及報告則由協會秘書長王獻宗報告,在說明前他再次傳遞協會異象與宗旨,他以詩篇十九篇4節表示,透過該經文深知道唯有透過網路可以連結「華人基督徒的資源」,透過網路帶出關係中最需要的「關懷、禱告、社群」,以及每一個福音需要的「華人基督徒的行動」。

2024會員大會理事長林于仕帶會前禱告

「透過網路把主愛帶到地極,化分享為福音行動力重要的關鍵。」王獻宗說明,分享是很重要的一環,透過「我們的網站(oursweb)」分享各地基督徒的資源,更重要的核心就是基督的愛、基督耶穌的信仰。這做起來不容易,但數算恩典走來第15個年頭,相信如今教會與機構能無遠弗屆傳遞,都來自上帝給予人網路應用的智慧。

王獻宗說,定位目標就是以「華人基督徒信仰與生活」為中心,帶出一般商業網站所沒有的基督徒所需要的服務、精確與豐富的網上基督教資源中心。此外在眾多的社群中,能有華人基督徒網路社群連結中心,以及基督徒信仰與生活所需要的網路服務中心。而從事工面向的目標,提供華人基督教網站與網路服務團隊,其中最不容易但卻相當重要的「工具開發及收集與運用」,實際需要的人力網絡就是連結志工與義工,像是舉辦網路事工聯禱會、舉辦各樣議題的研討會。

王獻宗表示,看似包羅萬象的服務,是因為願意在這網路雲端無形的虛擬世界,帶出基督的愛,奠定在真理上成為網路中的光和鹽,以專業與執行力來愛教會、服事牧長領袖、弟兄姊妹及福音朋友。

秘書長王獻宗報告年度計畫

傳遞AI應用工具議題 與神學院、機構進行合作

王獻宗表示,明年度的工作計畫有AI推廣課程、每季一次資訊同工交流會、台灣聖經網資料更新、教會機構名錄資料維運、教會活動訊息布告收集、台灣聖經網讀書會及為孩子禱告內容更新等。此外,明年也將預計拜訪香港教會與服務合作,做全面更新教會資料。因此,從辦公行政、網站維運、服務開發、網路教學等年度預算為400萬,王獻宗呼籲與會者為此代禱,並一起大力推展與分享出去。

副秘書長蒲正寧報告今年與明年度AI計畫

關於AI議題,副秘書長蒲正寧表示,今年出了兩本關於AI書,分別是《等待就是落後!啟動AI時代的神學教育》、《迎向新的世代!教會第1本AI應用指南》傳遞AI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也到各教會分享AI講座約有20場以上,讓更多人得以知道。在這分享的過程,他說,發現AI工具對很多教會來說仍是新議題,這值得協會去傳遞與推展,AI如何應用在福音與事工上,成為許多牧者、傳道人事半功倍的應用工具。

蒲正寧指出,明年度目標,可繼續在教會與機構倡議人工智慧議題,並在客家神學院、正道神學院門徒培育中心等開課,以及在全台舉辦華神校友巡迴論壇。不僅如此,也可和其他機構進行AI合作,服事更多教會。或針對小型AI模型來討論,可從針對66卷書、特定神學議題等,作為教會幫助弟兄姊妹的福音問與答。

杜明翰長老:提升網路協會的價值與高度
會中,會員也彼此熱切討論,看見協會的赤字有感於奉獻的重要,並為接下來明年度的計畫代禱。杜明翰長老也回應說到,協會價值在教會界、華語資源是非常高的,如何開始把這價值和高度,連結到各教會、向牧者傳遞方向與異象也是需要思考,讓大家可以感受到「網路發展協會」在神國度的重要性,更應讓他們知道如何可以參與,並讓教會機構知道網路連結這一塊,與福音是有真切的關係。

杜明翰長老、會員彼此激盪討論協會事工與奉獻需要

杜明翰長老表示,這些年協會提供了專業的知識、IT技能的網站,如今要轉換成教會與牧長們理解的語言,讓他們看見「原來我們這麼重要」,並在大家需要上提出具體的知識、專才。特別是人才的培育已是這時代缺工的問題,未來趨勢若與AI息息相關,那就讓教會界知道「我們雖不會被AI取代,但極有可能被使用AI的人淘汰!」經營協會不外乎「經費」是最重要的,如今赤字將近80萬,那就需要思考如何積極募款,這些年協會總是回應許多教會的需要(教會機構名錄查詢、台灣聖經網、為孩子禱告等線上服務),如今也應該讓教會看見協會的需要為此呼籲教會、代禱者彼此守望。

此外,也有會員在其中回饋,可以從需求面來分析製作問卷,讓更多過去有使用過的教會機構、會員、網友及弟兄姊妹,都可以透過回饋來了解他們現在的需要及想要是什麼,也把協會現有的資源整合起來,回應這份問卷的可能性等,或許也能提升協會在教會機構、弟兄姊妹的參與度與討論度。

媒體同工劉以琳分享台灣聖經網改版並票選

結束前,也由媒體同工劉以琳分享今年「台灣聖經網」改版的設計介面,有三個主題分別是「恩典之手」、「信望愛的光芒」、「十字架的家」分享其中設計師設計理念,並邀請在場協會會員投票,之後也會在台灣聖經網邀請近3萬的會員來票選。

最後,第四屆第四次會員大會在杜明翰長老祝禱中結束,秘書長帶大家一起為過去一年協會搬遷、變動及網站照常維運來感恩,也把協會2025年的目標、事工、預算都交給神,深信神必在祂的旨意中,成就美好的事工,祝福更多的教會與機構。

杜明翰長老會後祝禱

雙園福音中心禱告與親子室

原來這裡有教會!》南萬華有家 以雙倍祝福在神的園中領受愛

南萬華有家 以雙倍祝福在神的園中領受愛

走訪在地教會,也是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記錄「教會機構名錄」重要的一環,哪裡有教會,那裡就是我們關心的所在。透過文字記錄、實際走訪教會及關心在地文化,寫下我們與教會、與機構互動的美好歷程。

每回小編上班進辦公室時,總是在抬頭時即可看到「雙園靈糧福音中心」大大的招牌,總會心想「還好這裡有教會!」。搭上電梯常會停留在四或五樓開門,弟兄姊妹看到人時,會開口問候說「平安」,溫暖至極!

雙園福音中心招牌

每週聚會有幾回長者都會擦肩而過,那一抹微笑,都能感受到「這裡有雙園靈糧福音中心真好」,今年三四月初來乍到,同地址位於8樓的我們,秘書長王獻宗親自拜訪該教會文茂浩牧師與師母,以及所有同工。今年正在校對教會機構名錄時,再不久前,看到了該教會週報即將年底搬遷消息,令我們所有同工不捨,再次於10月中旬拜訪與表示關心。

說起萬華,大概是許多人深感「多不容易啊!」而要走進這裡,開拓教會、生活於此,是神給予文牧師與師母很深的呼召。雙園靈糧福音中心位於南萬華的光復橋邊,現在會友已遍及萬華南邊與板橋周邊。

該教會據點至今已超過十年,從背景與故事記載,小編發現這是一段不容易的開始,因為南萬華是福音觸角較難延伸之地,除青年公園的部分軍公教住宅外,周邊為環南市場、中央市場等各樣人口的環境,因此大部分居民為基層的勞工與菜販,且夾雜著受援助之低收入戶住宅。

雙園福音中心位於南萬華光復橋邊

2012年底的聖誕節,萬華靈糧福音中心團隊進入當地,開辦聖誕晚會,並由母堂台北靈糧堂委任文茂浩傳道夫婦主責當地工作。在萬華團隊、東西中區團隊的協助中,開始了與內地會宣教士的合作連結,從晚會到訪視、進行路邊樹下的聚會等。

並於隔年2013年4月時機成熟,即帶領當地居民進入社區活動中心聚會,並展開了各項社區課程及慕道班的教導,首次洗禮高達14人,此後人數不斷加增,且聚會趨於穩定。同年11月底,同工在尋求後搬遷至光復橋邊,建立了雙園靈糧福音中心會堂,與內地會宣教士團隊仍緊密連結合作。

長期在弱勢族群地區-萬華開拓的文茂浩牧師,一生走來生命歷程也是不容小覷,年紀輕輕即前科累累,出獄後過著混幫派、流連舞廳酒店、吸毒的生活,甚至曾遭暗殺,流血不止,瀕死前向神呼求赦免,多次出生入死,因毒癮造成幻聽幻覺,嘗試自殺多次未果,直到被神拯救,開始了他一生傳道的呼召。

擷取自雙園靈糧福音中心提供
擷取自雙園靈糧福音中心提供

既然是神拯救了他,他也願意從自己的委身,拯救無數更多的靈魂。起初,那從「榕樹下的教會」南萬華開始, 24小時手機不關機,時常衝去挽救要自殺的憂鬱患者,幫助破碎家庭重整,如今這個地區被神轉化,建立一群主軍隊。一路走來,他曾宣告說:「是上帝親自把我救回來!因此,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

目前「雙園靈糧福音中心」服務項目除一般例行性聚會與小組、裝備課程外,也有家庭親職、教育輔導;長者樂活、訪視關懷;兒童情商、品格教育;青年人格引導、潛能開發;社區關懷、專題講座;弱勢貧困轉化、扶持關懷,以「雙」倍的祝福,在神的「園」中領受愛。

在這裡有教會,從名錄看見教會&機構,為主守護這地的愛!

關注雙園靈糧福音中心,為「她」禱告:

https://church.oursweb.net/church.php?pkey=828172

加蚋客棧

原來這裡有教會!》走進萬華風華百年老街 加蚋客棧歡迎您回家

走進萬華風華百年老街,加蚋客棧歡迎您回家

走訪在地教會,也是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記錄「教會機構名錄」重要的一環,哪裡有教會,那裡就是我們關心的所在。透過文字記錄、實際走訪教會及關心在地文化,寫下我們與教會、與機構互動的美好歷程。

自協會辦公室搬至萬華,若沒有交通工具,每週的靈糧點數兌換禮品、書本兌換、新書抽獎寄出及奉獻收據等郵寄,走路到郵局約15-20分鐘,這是小編的協會日常。

加蚋客棧,是一間社區營造共榮的多元空間,暫時歇腳喫茶的活動中心。

六月中旬,我們一群同工徒步走去郵局途中,發現「加蚋客棧GARA Home-萬華加蚋福音中心」這是一間尚未新增的教會名錄。這日下午教會內開燈,我們探頭探腦在外看了一會兒,教會有一名同工前來開門並親切歡迎,接待我們入內參觀,同時也播放他們如何回應神呼召,來到萬華加蚋GARA開拓的故事影片。

接待的姊妹說,「加蚋客棧」以此題名,就是希望大家感受到回家,這是可以放鬆的地方。因此他們希望在這社區營造共榮的多元空間,一樓整排的活動落地門窗皆可移動,不論是舉辦活動,或者是歡迎遠道而來的客旅,這裡都是能暫時歇腳喫茶的活動中心。

剛好在聆聽故事的過程,開拓該教會重要的黃彬長老也抵達,彷彿下午有活動要提前預備,同工們也彼此交換名片,一聊也得知原來共同認識的教會牧長、領袖很多。他們談及這間客棧從禱告、租約及裝潢,每一個環節都是恩典。

們從西門町開始尋覓場地,直至龍山寺,並再從龍山寺找到南萬華英吉利鐘錶店。

憶及四年來的開拓歷程,仍歷歷在目、感恩點滴在心頭。他們從西門町開始尋覓場地,直至龍山寺,並再從龍山寺找到南萬華英吉利鐘錶店。他們得到的結論就是:「沒有合適的地方」,他們不放棄持續禱告,繼續等候主的預備。

等候過程,領受了創世記廿二章14節「…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意思是耶和華必預備)」,2021年初透過一位弟兄拜訪在東園街開CURA PIZZA的基督徒老闆張中豪弟兄,得知附近有間家具行店面已經拉下鐵門閒置近十年,過往銀行、教會、公司行號問過屋主,都不得其門而入,不僅沒有出租意願,更無聯繫方式。他們便一家一家地詢問附近鄰居,最後問到隔壁景野花店老闆(現在是加蚋客棧的福音朋友)給屋主家人撥一通電話。

聯繫上後,沒想到經屋主開家庭會議,同意租這間擁有三層樓的空間給他們,雖室內許久未整理、霉味撲鼻、家具凌亂,但他們知道這是神的預備,當下他們領受「…他們就說我們起來建造吧!」(尼二18)面對老舊的房舍,他們再次禱告求主能順利裝潢,正當裝潢時,新冠疫情從萬華茶室爆發至環南市場,人心惶惶,一時之間萬華也出了名,彷彿成了媒體所說的新冠病毒窟。

疫情期間,他們拉下鐵門進行裝潢,經過幾個月終於在疫情緩和時,逐漸完工。他們不斷禱告並思考,要以何等模式向這個社區傳福音?因為這裡是老舊的社區,當拜訪里長時,他好心的提醒,萬華這裡是宮廟文化為主,幾乎每家人都屬於不同的宮或廟,言談間似乎再說,你們要來建立教會他不反對,但是醜話在先,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同工們仍憑信心領受「你們是世上的光!」(太五14)。

客棧開張後,常聽鄰居分享說:「東園街因為加蚋客棧,這裡整條街亮起來!」

客棧開張後,常聽鄰居分享說:「東園街因為加蚋客棧,這裡整條街亮起來!」他們深知這是許多人的禱告,也是因著萬華植堂禱告小組、永和禮拜堂弟兄姊妹的守望代禱,以及加蚋客棧所有同工與主同心同行。

因此,加蚋客棧自2021年9月設立以來,透過健康講座、人生講座、親子教育、長者健康律動舞蹈、終生學習課程及學生課輔班等活動。不論是從幼兒的0歲到長者100歲,希望在這裡的每一個大朋友、小朋友都能找到家,是神的家。期盼在這裡「加蚋客棧」把握機會,向這地百姓傳遞愛、喜樂,與加蚋仔鄉親共同經營,創造洋溢喜樂與幸福的家園。

*備註:小編走進萬華靠近加蚋仔獨有的百年老街道上,端倪一段時間小編發現,仍有許多獨有特色的老店痕跡,彷彿這裡停留在過去的風光歲月,但眼球迅速對焦,亦可看見那泛黃招牌、布條及老式玻璃窗,即使風貌不在,但也有許多年輕人開始進駐萬華加蚋開店,使得街區又開始產生與時代交替撞擊的活力。因此,看見這裡有教會,非常感動,因為這裡有家!

在這裡有教會,從名錄看見教會&機構,為主守護這地的愛!

關注萬華加蚋福音中心,為「她」禱告:

https://church.oursweb.net/church.php?pkey=833113

2024年度教會名錄與教會趨勢

今年為了製作《2025-2026台澎金馬教會機構名錄》自五月起至八月底,進行大規模的校對工作,在截止日完成了 94.1% 校對,由於部分資料無法查證,預估堂會數誤差值為 ±5%(±246間),人口統計採內政部戶政司2024年7月公告的人口數作為分析使用,分析各地區人口堂會增減和分布狀況做此趨勢報告,以利宣教植堂作為數據資料參考來源,關於教會聚會人數統計部分,將由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進行普查與報告

分析資料限制

堂會增減數量不完全為新開拓的數量,只能呈現收錄數量異動,因缺乏堂會設立日期,無法直接判斷是否為新開拓。
人口統計採內政部戶政司公告,戶籍人口無法代表居住活動人口。根據2022年教會趨勢報告中驗證,金門縣以外數地區戶籍與居住人數差異不到服務人數一千人,因此戶籍人數仍具有參考價值。

分析資料背景說明

《2025-2026台澎金馬教會機構名錄》

預計出版日期 2024年11月1日
實際匯出資料日期 2024年8月31日
堂會總筆數 4,918間
內政部戶政司鄉鎮戶數及人口數2024年7月人口數 23,409,323 人(2024.07)
每間堂會服務人數 4658 人/間

《2023-2024台澎金馬教會機構名錄》

出版日期 2022年11月1日
實際匯出資料日期 2022年8月31日
堂會總筆數 4,979間
內政部戶政司鄉鎮戶數及人口數2022年7月人口數 23,190,064 人
每間堂會服務人數 4658 人/間

2022 VS 2024 前後差異

依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4年較2022年人口數增加 219,259人,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之間,共新建 278筆教會資料,關閉339筆教會資料,堂會總收錄數為4918筆,相較於2022年堂會總數減少 61間,平均每間堂會所需服務的人數為4,760人,相較2022年增加102人。每間堂會服務人數是以總人口除以堂會數所得,目的是呈現出每間堂會在地區所需承擔接觸牧養的人數。

2020年人口進入負成長,於2023年終止了負成長,但我們仍面臨老人化社會的發展,依據國發會人口推估系統查詢,2025年台灣超過45歲以上佔總人口51%,面對進入超高齡社會,對年長者友善的環境,在地化的社區型教會,將會有更大的需求。

人口異動前三縣市

主要增加人口的縣市為新北市增加69,215人(堂會數減少23間)、桃園市增加61,664人(堂會數減少7間)、台中市增加52,192人(堂會數減少16間);面對人口數的成長,堂會卻在減少,如基督徒比例未明顯改變,主要影響來自堂會集中巨型化所致,而小型教會的生存將受到了挑戰。

人口減少的縣市,包括彰化縣減少15,924人(堂會數增加2間)、嘉義縣減少8,743人(堂會數增加4間)、屏東縣減少8,715人(堂會數減少8間);雖面對人口減少,但西海岸的福音工作持續進行開拓,屏東縣堂會減少因來自先前風災部分堂會失聯和遷村所致。

堂會數異動前三縣市

從堂會異動來觀察,花蓮縣增加14間 (人口數減少3,311人)、新竹縣增加7間 (人口數增加15,157人)、新竹市增加5間 (人口數增加6,689人);花蓮縣和新竹市主要堂會增加,來自於花蓮縣召會和新竹市召會各會所的收錄,新竹縣則來自於宣道堂及不同宗派新開拓。

新北市減少23間 (人口數增加69,215人)、台北市減少23間(人口數增加42,249人)、高雄市減少18間(人口數增加11,193人);本次堂會減少,主要原因是先前資料無法判斷,經過本次擴大校對,確認無法取得聯繫而關閉資料。

前五鄉鎮市區人口異動

進一步觀察前五鄉鎮市區人口異動和堂會數異動,人口增加的部分,分別為台中市北屯區增加16,034人(堂會數減少6間)、桃園市桃園區增加15,334人(堂會數減少6間)、新北市淡水區增加12,851人(堂會數增加2間)、桃園市中壢區增加12,416人(堂會數無異動)、桃園市龜山區增加11,714人(堂會數減少4間);除了淡水區堂會數隨人口增加外,其餘則是減少。

人口減少的部分分別為彰化縣彰化市減少1,906人(堂會數無異動)、高雄市前鎮區減少1,561人(堂會數減少5間)、彰化縣二林鎮減少1,312人(堂會數無異動)、彰化縣鹿港鎮減少1,306人(堂會數增加1間)、彰化縣和美鎮減少1,207人(堂會數減少2間);彰化縣各區人口皆呈現減少,經過聯繫確認後關閉已無聚會或原址查無教會的資料。

前五鄉鎮市區堂會數異動

堂會數增減不能完全代表新開拓,部分為資料校對異動而產生,主要增加的地區分別為花蓮縣花蓮市增加10間(減少1,120人)、嘉義市西區增加5間(減少272人)、花蓮縣吉安鄉增加5間(減少17,744人)、桃園市蘆竹區增加5間(增加3,375人)、台北市南港區增加3間(減少273人);花蓮市主要異動來自於召會聚會所新收入,除了蘆竹區堂會隨著人數增加。

減少不完全代表關閉,有部分因為搬遷導致,主要減少的地區分別為新北市中和區減少13間(增加5,124人)、台北市中正區減少11間(增加2,897人)、台南市東區減少9間(增加1,898人)、新北市永和區減少8間(增加3,562人)、嘉義市東區減少7間(增加465人);關閉資料來自於先前無法判定的資料。

目前沒有教會的鄉鎮市區

目前沒有教會的鄉鎮市區為金門縣烏坵鄉 653人、連江縣莒光鄉 1,513人,皆屬外島,並且在2022年整理時已無教會,人口微幅異動外。

每間堂會服務人數(人口與堂會)超過10,000的地方

依據協同會麥啟理牧師的教勢報告方式,列出服務人數超過10,000的地區,共有有54個地區,相較於2022年時58個地區域少了4個地區,主要來自於人口減少。

3個地區超過20,001人

其中3個地區超過20,001人,分別為雲林縣水林鄉22,571人/間、彰化縣和美鎮21,906人/間、彰化縣社頭鄉20,557人/間,彰化縣和美鎮因堂會減少而增加承擔人數,彰化縣大村鄉因人口減少而低於20,000人,這三個地區迫切需要開拓堂會傳揚福音。

6個地區超過15,001人

本次統計超過15,001人/間有6個地區,分別為彰化縣大村鄉19,867人/間、台南市將軍區18,053人/間、台南市安南區16,932人/間、台南市關廟區16,572人/間、桃園市新屋區16,461人/間、台中市外埔區15,511人/間;相較於2022年有9個地區明顯減少,少掉的4個區域分別為台中市大安區、金門縣金寧鄉、新竹縣湖口鄉、新北市蘆洲區,主要有開拓的堂會而降低人數。面對各地區的需要,仍需持續開拓堂會,同時需要為著老年化社會預備,積極在各地分享福音訊息。

服務人數小於 1,000

低於服務人數1,000人共有39個地區,主要分布於山區部分,因山區地形和交通限制,堂會會設立在各部落間,因此人口雖低但堂會數相較較高。相較於2022年多增加2個地區,分別高雄市六龜區堂會增加和花蓮縣光復鄉人口減少,而加入其行列。

以六都來觀察

主要都會區的人數都是低於服務人數10,000人,台北市人口2,504,731人,堂會644間,每堂會需服務3,889人;新北市人口4,043,898人,堂會582間,每堂會需服務6,948,為六都中服務人數最多;桃園市人口2,328,488人,堂會413間,每堂會需服務5,638人;台中市人口2,853,173人,堂會509間,每堂會需服務5,605人;台南市人口1,859,328人,堂會313間,每堂會需服務5,940人,高雄市人口2,734,097人,堂會566間,每堂會需服務4,831人。其中台北市所需服務人口最少,但因新北市不少人會前往台北市聚會,從數據是無法呈現,若以大台北來觀看,人口6,548,629,堂會1,226間,每堂會需服務5,341人,六都的分布相當均勻,反而更需要關注不同地區的需要。

綜合觀察分享

從《2023-2024台澎金馬教會機構名錄》至《2025-2026台澎金馬教會機構名錄》兩版名錄間,資料上的呈現仍存在誤差部分的調整,特別是一些早期收錄的資料,無法足夠人力去逐筆聯繫,而有較大的誤差,但隨著世代的交替,不少教會紛紛經營網站、社群媒體和影音頻道,讓資料收集各家容易,我們相當鼓勵各堂會發展自媒體,並分享教會相關訊息,幫助更多人透過不同管道獲得教會資訊。

世代交替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部分堂會因規模不大,後繼無人隨著牧者退休後,合併或關閉,後繼無人的原因,主要是戰後嬰兒潮的人口結構改變,但也有其他可能的因素,成員的老化和流失,使得教會無法支持牧者生活經費,缺少牧者而萎縮,最後隨著牧者退休而結束,牧者的短缺,從資料中可以獲悉,扣除召會和真耶穌教會,仍有超過300間堂會缺乏牧者,面對戰後嬰兒潮的退休潮,相信不久的將來會越來越多堂會缺乏牧者。

在這兩年新建的堂會中可以發現到,大型堂會陸續開啟了植堂計畫,堂會之間有開有關是一個正常的生態循環,隨著老年化的社會,筆者偏向是地方堂會的建立,因為獨居者比例不斷增加,隨著年齡變化體力和交通方式都會面臨改變,有部分教會會採取接送的方式,疫情後長者部分改採線上聚會,此時除了牧者探訪外,更需弟兄姊妹一同參與居家團契,台灣各地都還是迫切需要福音,名錄的分析除了分享資訊以外,更需要用禱告的心為各地堂會祝福,盼望這地的每個人都能接觸福音,回轉歸向主。

謝謝各位觀看到最後,以上報告分析資料,皆會在網路上公開,透過其他關係資料,年齡、收入,事件等資訊進一步分析,可以有更多不同的應用,本文作為拋磚引玉提供大家參考,相關分析資料皆會公開分享給需要的人使用。

開放資料雲端硬碟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yn18udW0PBE_KMDoNaWCg-euy4VDelcV?usp=sharing

華人教會機構名錄 https://church.oursweb.net/

協會致力將世界各地華人教會、機構收錄和維護,相當需要大家共同參校對與奉獻支持

線上奉獻支持 https://www.ccnda.org/devote/online

信用卡定期定額支持 https://www.ccnda.org/month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