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教会名录&机构名录的蜕变

终于在五月十九日正式上线了【华人教会名录机构名录】,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这并非是一个崭新的服务,主要是将旧有的服务正式升级,原先在OursWeb网站中,已经存在了这样的一个华人教会机构名录,因操作接口的不方便,以及缺乏地图的索引,导致使用率过低,因此很多人并不清楚【找机构】服务的存在。

2013051902

早在2001年OursWeb正式开站之时,找机构服务就已经开始运作,当时由中华基督教福音协进会的名单总档,提供了最初的台湾教会机构名录、而透过使者协会取得了美加的华人教会名录,这些年我们并没有马虎,仍然马不停蹄的收录各地的华人教会资讯,除了透过网络公开资料的收录,并网友共同参与校对和宗派机构提供的名录,十几年的光阴累积了一万五千多笔的资料量。

重新规划服务之前,思索著教会名录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什么?只是让人找寻到教会吗?难道没有更多的意义吗?

 

2013052801

使用教会机构名录的动机

 

核心价值

透过一次脑力激荡会议中,找寻出使用教会名录的各种动机,从个人出发,教会与机构之间,扩大到厂商与社会大众,可以看见教会机构名录的需求,在此我们明白此服务的核心价值,带着合一、宣教和事奉。

2013052802合一

教会机构名录,能带来彼此的认识,产生更多的机会接触彼此。

以往我们认为“合一”一定是要一起做事情,然而肢体各有不同,真正的合一却是从彼此认识开始,透过彼此认识,知道差异、限制、优点、缺点,而在主里我们能相互成全、相互帮补、相互承担,合一不一定要一起做什么,而是彼此之间能拥有着共同知识开始。

宣教

参与网络事奉之后,发现到有许多的人正在寻找教会,只是我们没有一个完整的资讯能提供服务,让主动找教会的人可以找著,更让参与网络福音的弟兄姊妹,能不受区域的限制,透过教会机构名录,让接受福音的网友能就近参与当地的教会;而海外的华人教会,更是华人主要的社交网络,若能让海外的华人,能快速找寻到就近的教会,更能带来不少的帮助。

事奉

教会所呈现给社会大众的观感,不要只停留在宗教的色彩,而能透过各类的服务,让人更多的认识教会的资源,更多的认识我们信仰的全貌,曾经有人询问哪里有阅读空间?圣诞节哪里有无障碍设施的教会,可以鼓励行动不便的朋友可以参与?那里有课后陪读班呢?社会上有太多的需求,都是教会可以提供的服务,透过这些服务可以让人对教会的观感改变,更能成为社区的守望。

挑战与困难

找机构服务发展的十年多的光阴,清楚感受到资料的正确性、实用性和完整性,一直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挑战,更是维护资料的一大困难。

2013052803

资料正确性

资料的正确性是一个难题,当资料建构越久,正确性就会越来越低,随着时间的流逝,资料的异动比例就越来越高,我们所能更新的只是有限的小弧度,并不能维持住一定的正确性。

资料实用性

这个问题相对也带出了资料的实用性,资料需要被使用才能随时掌握住正确性,但资料的正确性同时也影响的实用性,变成了相互影响的关系。

资料完整性

而实用性需要越高,资料的完整性就必须要越足够,光是通讯资料已经无法满足所有的实用,因此我们必须要收集更多的资讯,以达到最高的实用性。

因此在规划服务的时候,除了让操作接口简化以外,更需要让搜寻引擎能找寻到所有的资料,毕竟多数人搜寻教会机构是透过搜寻引擎;其次如果资料只能在单一网站使用,服务的实用性就会不高,因此必须要将服务能更广泛的提供不同单位和网站应用。

也就是下阶段我们将规划完整服务的嵌入版,让不同需求的教会、机构和网站,都能使用到这份教会名录,而更广泛的使用将会迈向开放型资料,让会写程式的人,或有需求资料的人都能便利的取得最新的资讯。

需要各位的参与

维护教会名录、机构名录,这是一个庞大的工作,而在我们人力有限,接触范围不大的景况下,需要弟兄姊妹能主动的参与,并随时回报进行资料更正,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拥有一个准确的教会、机构名录。

就让我们一起来参与!从自己的教会开始校对,再扩张到身边的教会机构,并邀请身边的人一起来参与维护!让我们共同建构一个完善的教会名录,呈现出我们完整的教会资讯!

华人教会名录 http://church.oursweb.net

观念分享:

教会机构名录的未来

教会名录是目前网络上越来越被看重的工作,从推出服务的网站数量来看:

其次各教派中心也开始提供该教派的名录,由此可见教会名录的应用与需求越来越多。

既然有需求,那我们先来看看怎样的人会需要使用教会名录呢?

根据笔者的观察,使用者分为:

教会机构

寄送文宣、联络事宜、寻求合作、协助会友搬迁转会、判断教会性质等。

基督徒

出差工作、外出旅游、搬迁、领人归主等。

慕道友

想成为基督徒、寻求教会、机构协助等。

在OursWeb教会名录推出时,还未考量到慕道友的需求,但这些年来,每年都会收到不少网友想要成为基督徒,但不知从何加入教会,因此经常在协助寻找道地的教会。

以下为近日接到信件的例子:

From: axxxx

Subject: 如何选择教会

您好!我想受洗成为基督徒,网络上搜寻到这个网站感到很开心。

但是没想到基督分这么多教派,有圣教会、长老教会、信义会…等,相信不同派别,甚至不同教会都会有所差异,

请问您我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已的教会?

谢谢您!

末后的世代中,人们开始主动寻求主,那我们是否预备好随时接待呢?这是在教会机构名录中,所必须思考,到底能否提供足够的资讯,帮助慕道友找到教会。

面对这样的景况,我们的领受是“路加福音十一章9节:我又告诉你们、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

我们不应该关上门做自己的事情,而是必须要思考何谓网友所需要的资讯,因此不断的致力建构更完善的教会名录服务,并思考目前教会名录的现况录,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

思考之后提出了以下三点:

资料的正确性

现况的教会名录都采取被动的方式更新,因此在服务提供后的两三年,错误率也就不断的提升。

资料的完整性

除了教会通讯资料外,缺乏聚会时间、聚会语言,以及教会可提供的服务,如课辅班、陪读班、阅览室、图书馆等服务,现存的架构变成无法直接获得相关的资讯。

资料的实用性

我们不讳言,真正找教会的人很少会透过教会机构名录,多数人会直接使用搜寻引擎进行搜寻;或着想要寻找教会的人,根本无从得知教会名录服务所在。

现行的教会名录被使用性并不高,相对资料的回报性也就降低,另外教会机构如有文宣递送邮件需求时,也无法获得正确的清单,造成浪费了不少邮费和文宣品。

但此部分需要被和教会的意愿,借此也可以帮助不想收到文宣品的教会机构,有一个明确的排外清单,亦可减少教会机构不必要的困扰。

从现存的问题中,我们思索如何改善现况的问题,因此针对教会机构名录的发展,提出以下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内容完整性的建构:积极收集聚会时间、语言、服务。并结合探子计画校对资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搜寻引擎的最佳化:针对目前主流的搜寻引擎包含 Yahoo、Google、Bing、Baidu进行最佳化搜寻的规划。

便利多元的浏览方式:依照使用者经验和浏览动线,重新规划内容呈现方式,并结合Google map api,提供延伸活动讯息、照片,并开放版面设置嵌入区块供facebook、Twitter、Plurk…等扩充使用。

数据库开放使用:开放教会机构申请名单作为寄送文宣或通知,并协助回报退件或退订等资讯;此服务开放前,需先征询各教会机构接收文宣的意愿,如表达不愿意接受者,该笔资料我们则不提供。

检索搜寻方式多元化:可依照分类地区架构点选、依照地址搜寻、依关键字搜寻;并结合复合式的语言、服务、类型进阶筛选。

寻求现行服务的合作:建立一个相互通报的机制,与相关服务网站和机构,合力建构准确的资料更新方式。

第二阶端

嵌入服务的发展:提供简易语法,提供网站经营者,可嵌入教会机构名录服务于网站中。

客制化服务发展:将与教派、机构进行合作,提供专属的教会机构名录应用。

第三阶段

行动装置应用:提供手机版网站与app应用服务,结合适地性服务,让当地的教会机构资讯可以便于传递。

延伸复合式开发

除了上述的三个阶段外,我们将会考量从教会名录为中心所延伸出的服务,让教会机构名录成为网络与实体通道。

具有实体属性的资料,包含:活动消息、地区新闻、代祷需求,透过与教会名录的结合,相关的资讯便成为实体产生了连结,还有哪些资讯可以串年呢?我们会继续思索,期盼未来能有更多的资讯可以一起整建。

举一个实际可行的概念,例如:发生灾害后,建构救助行动地图,结合设立救助指挥中心之教会和提供服务的据点,提供相关的报导与服务资讯,让受灾者可透自身或周边朋友,透过此服务迅速找寻到获得帮助的所在教会与机构。

教会机构名录的维护,将会是一个持续且繁琐的工作,而各地的会堂与机构正如基督的身体,我们知道身子原不是一个肢体、乃是许多肢体。(林前十二:14),因此教会名录的建构概念,可以帮助彼此相互连结与互动,这正如我们肢体可以相互连结互相帮补的服务,建构教会名录的过程,不也是建立合一教会的具体表现吗?

原文发表于 2010/11/13 20:41

观念分享: 

网站完成后,搜寻引擎就找的到?

趁著新服务即将正式上线之前,来分享一篇关于网站完成后,如何让搜寻引擎可以搜寻到,这个议题相当的重要,不然所做的网站很可能沦落到只有少数人观看,因为搜寻引擎并无法找到网站的内容,相对的网站所能达到的效益就很有限。

2013050801

有些人会认为网站做好以后,搜寻引擎就会找的到,但真的是如此吗?其实搜寻引擎没有像我们想像中的这么聪明,也没有这么迅速发现新的网站,因此网站完成后,首要做的工作就是让搜寻引擎知道网站的存在,让它可以来抓取新的内容和资讯。

目前华文网站以 Google、Yahoo、Bing为主要的搜寻引擎,在Yahoo 与 Bing结合后,现阶段只需要针对Google 与 Bing 进行自我检测,就可以明白在搜寻引擎中可被搜寻的内容有哪些。

只需要在搜寻中键入 site:你的Url,例如检查OursWeb的数量,就可以键入 site:www.oursweb.net

检查之后,得到以下数据:

Google : 119,000 、 Bing : 9,140

透过检查可以所负责的网站可被搜寻资料量,对于拥有许多内容的网站,如果无法被搜寻到,那又如何能接触到更多人,让更多好的内容被人见呢?

但还有一个挑战必须面对,在Google搜寻中包含了450亿笔的资料,而Bing也有130亿笔的资料,在这茫茫的资料中,要如何凸显,如何让人关注到,这又是另一个难题了。

相关数据请参阅http://www.worldwidewebsize.com

我们也必须打破一个观念,以往我们只重视首页的呈现,而如今多数人观看资料不是从社交网站(facebook, Twitter, Weibo)观看,就是从搜寻引擎直接进入内容页,因此内容页对搜寻引擎和社交网站的友善化处理,让每页内容都可以呈现最适当的方式,这是经营网站者必须注意的事情。

以下内容为搜寻引擎友善设计的说明

首先针对搜寻引擎的友善话来说明,友善化的目的就是让搜寻引擎最佳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简称SEO),目的是利用搜寻引擎的搜寻规则来提高目的网站在有关搜寻引擎内的排名的方式。

最佳化的规则很简单,就是让搜寻引的机器人能正确地读懂网页的内容,包含着以下的注解:

<title>页面名称</title>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页面说明”>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关联字词” />

title 的部分建议依照每页的内容不同而命名,命名必须要与内容贴切,不要太多赘字,关键的字词排越前面越好。

decription 的部分,主要是呈现在搜寻引擎搜寻结果时所出现的说明内容,简短描述页面的内容即可,描述大概在100字左右即可。

keywords 的部分,主要是会被搜寻到的词汇,不需要太多,以贴切文章的词汇较为重要,填写过当反而造成反效果,导致排续降低。

除了以上摘要以外,网页内容部分需要善用 <H1><H2>的标签,让网站的主题与副主题凸显,有加分的效果。

除了以上注解之后,可使用个搜寻引擎的站长工具,随时观察目前网站可被搜寻的状况极可能发生的错误问题,

Binghttp://www.bing.com/toolbox/webmaster

Googlehttp://www.google.com/webmasters

Baiduhttp://zhanzhang.baidu.com

目前站长工具除了可以观看到搜寻引擎的针对申请网站的所以资料数量,还可以判断网页是否有被植入木马或是钓鱼内容等监测,如果发生错误只需要修正后回报,即可避免网站被封锁。

站长工具中可以提交 sitemap ,帮助搜寻引擎不需要透过爬行的方式发掘网页,而是直接提交网站索引给搜寻引擎,透过清楚的标的,可以让更多的网页更早的被搜索引擎所收录。

以下为 sitmap.xml 的语法: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url>
<loc>网址</loc>
<lastmod>更新日期</lastmod>
<changefreq>更新频率</changefreq>
<priority>权重</priority>
 </url>
</urlset>

详细的说明可以参阅http://www.sitemaps.org/zh_TW/protocol.html

以下内容为社交网站友善设计的说明

搜寻引擎最佳化之后,接着就是针对社交网站的友善化设定,在facebook兴起之后,许多人的资讯取得是透过facebook的分享而得,所以我们必须要对其最友善化的设计,才能让分享实呈现最佳的内容。

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每一页网页做以下的注解,以利facebook可以读取正确的资讯,包含着以下注解:

<meta property=”og:title” content=”页面名称”/>

<meta property=”og:url” content=”网站网址”/>

<meta property=”og:site_name” content=”网站名称”/>

<meta property=”og:description” content=”页面说明”/>

<meta property=”og:image” content=”呈现图片网址”/>

og:title,og:description 与搜寻引擎的title和description描述依样,请参阅上述的说明。

og:url 的部分是让facebook知道其内容网站的主要网址,请直接放下完整的网址,例如我们设定为 “http://www.oursweb.net

og:site 的部分是让facebook知道其内容网站的正确名称,例如我们设定为 “OursWeb 我们的网站”

og:image 的部分则是让人知道分享后主要呈现在facebook的图片,这里需要放置完整的图档位置,例如我们金句部分设定为 “http://www.oursweb.net/BibleVerse/images/logo.png

如果需要检查是否输入正确,可以透过 facebook debugger工具进行检测。

facebook debuggerhttps://developers.facebook.com/tools/debug

完成了以上工作,可以帮助网站内容更多的被看见,当我们有着传福音的心智并且投入资源开发和经营网站之后,也别忘了让网站中的内容能更多的被看见,让神的话语能充满在整个网络,让福音能在每次搜寻和分享中被传递开来。

观念分享: